close
媽咪們必看!免費領取嬰幼兒贈品
快填表搶名額:http://goo.gl/PI89ba
泛科學PanSci 於2016年3月15日發布的影片【科學大爆炸EP43基因改造你懂嗎?】,花費4分多鐘介紹基因改造食品議題。該影片是公部門(文化部)專案補助的案子,食藥署列名合作單位,預計將推出後續系列。換句話說,針對玉米及其配套使用除草劑嘉磷塞做研究是有特定意義的。
不料影片推出之後,卻引發各方討論,我們亦撰寫「回應PANSCI《科學大爆炸─基因改造你懂嗎》影片」一文表達看法。
阿榮/Open Hardware M..
佐佐木心音全裸演出人形少女
而基改馬鈴薯?只能和基改甜菜、木瓜等等一起列僅佔0.8%種植面積的「其他」項目當中。為何是玉米而非馬鈴薯,答案很明顯!
回到泛科學針對錯誤和爭議所附加的公告,以上舉隅的錯誤,非關是否「校正」到,而是整個企畫與腳本從出發點到製作、審查的環節都有責任,但編輯部似乎企圖全部歸責到專家的「語意」,這是過於輕忽和卸責的說法。
不要難民紅燈艾力阿森創作綠光
面對各方對影片的批評,製作團隊於youtube影片說明中增加了一段文字:「公告:影片2'29開始所提之文獻,用來做實驗的是基改玉米而非馬鈴薯。編輯部未校正到 此誤植,雖不影響語意,仍特此修正並致歉。」
關於大鼠快兩歲時開始罹癌的聲稱,則與研究報告所呈現的事實相牴觸。實驗組中雌鼠的乳腺腫瘤和雄鼠肝腎病變發生的時間和與對照組相較的結果等等,在Seralini GMO官網上都能看見完全公開的papers資料,任何人都可以自行查證以檢驗 影片中所提供的錯誤資訊。
所以重點問題還是在於這是公帑補助、主管基改食品公部門委託合作的案子,影片乘載著公部門宣導、教育、傳播的目的性,而作為製播單位和媒體平台,因為這樣的委託合作,獲得規格不同的資源,而且與我們每一個公民都有關了。因為和公部門的合作案是有一定程序和責任歸屬的,當然也包括事後究責,既然享有由公部門所賦予或連結導入的資源,那麼其傳播內容、影片播出之後的究責與處理就應該受到更細緻的檢視。
▲圖/翻攝自Youtube頁面。
個人學術專業、風險判斷和飲食選擇的權利無須放大檢視來質疑;獨立媒體、學生作業或為個人及組織為宣傳特定意識形態拍攝短片公開的自由更需捍衛。但這部片子是以文化部公部門專案的補助拍攝、食藥署合作和掛保證的成品,所負載的功能與意義不同。
▲圖/翻攝自Youtube頁面。
▲圖/翻攝自Youtube頁面。
愛愛十招武功大絕讓高潮不間斷
身負管理台灣基改食品責任的食藥署,針對基改包裝食品、散裝食品、餐廳、學校午餐飲食供應的標示法規,目前沒看出甚麼推廣教育或稽核檢驗的舉措,可說是早該落實推動的業務還沒個影兒。試問,從去年7月開始公告實施的基改標示新制,商家和消費者有多少人了解?民間和業者的宣導,除了出版幾張摺頁EDM之外,有甚麼具體措施嗎?市場、餐廳裡還到處是未標示的基改食品原料,食藥署是否已有進程規劃,循序漸進輔導改善稽核檢驗?
都沒有!我們只看到食藥署和號稱科學取向、中立媒體平台合作了一 個基本資訊嚴重錯誤、立場偏頗涉及置入單方說法的短片,宣導貴鬆鬆的非基改食品沒有健康風險的科學實證,民眾您請自行選擇。
該影片明顯的謬誤之一是專家為了要強調目前未有可信的科學實驗證明基改食品有健康風險,提出一個舉世矚目研究來佐證其不可信之處,並指稱實驗組大鼠的飼料為基改馬鈴薯,後來就得了癌症。問題在於這個案例明顯是指法國科學家Seralini的二年研究,實驗是以基改玉米為飼料,而非基改馬鈴薯。
很遺憾的,泛科學和衛福部處理【科學大爆炸EP43基因改造你懂嗎?】至今採取的便宜行事態度,委實成為一個推廣科普議題的反面教材。
●作者/黃嘉琳(校園午餐搞非基行動共同發起人)。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88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 net。
您最近看的日本電影是什麽?
文/黃嘉琳(校園午餐搞非基行動 >兒童英語教學資源 共同發起人)
阿榮/DriverBackup!
LINE被 誰封鎖兩招測試就知道
7道超下飯的絞肉料理
專家提出這點對Seralini研究的質疑似乎是說,人類又沒有以實驗中大鼠攝食的密集頻率來吃馬鈴薯,所以就算老鼠罹癌也不能對照成人類會因此致病。問題是,照影片中的這個邏輯來說,孟山都用以證明NK603基改玉米安全性的也是餵食大鼠的實驗報告,也不可信囉?照影片中的這個邏輯來說,其他動物實驗餵食單一飼料以研究其人類食用安全風險的報告,也不可信囉?
瘋電影/千王新世紀贏了金錢輸了命運
再者,專家強調這個關於基改食品和癌症研究受人質疑的問題之一是我們又沒有早餐吃馬鈴薯、午餐吃馬鈴薯、晚餐吃馬鈴薯、一年365天吃馬鈴薯。這是一個基本的研究設計和邏輯問題:作物或食品攝食安全性研究用控制大鼠(或其他生物)餵食內容來做設計,排除其他飼料變因,以此探討其對人體食用的安全風險。這有甚麼不對嗎?大部分的研究設計不都是這樣的嗎?跟我們人類是否一年365天每餐都吃馬鈴薯(或玉米)的牴觸之處何在?
5道電鍋懶人菜 真的簡單到爆
葡萄糖胺的療效與風險
落健生髮水的效果及風險
一次學會5款雞湯作法超懶人!
日網友推薦的十大素 人系AV女優
首先,該篇論文的標題"Long term toxicity of a Roundup herbicide and a Roundup-tolerant genetically modified maize"上都清楚的寫著MAIZE(玉米),還不需要看abstract,光是標題就告訴你這是玉米並不是馬鈴薯。而為什麼Seralini團隊要花三年時間企畫、籌備、包含煞費苦心去找到種子來源並種植孟山都公司NK603玉米品系(對農藥年年春Roundup有耐受性)作為研究標的、花兩年執行?任何略為了解基改作物的人都知道,全球四大基改作物為玉米、黃豆、棉花與油菜,佔所有基改作物種植面積的99.2%,其中玉米和黃豆分屬前兩大基改作物,基改玉米面積約佔三成,基改黃豆則佔五成,基改玉米設計為對農藥年年春有耐受性,而孟山都研發的這支年年春農藥與其中成分除草劑Glyphosate(嘉磷塞)用量激增, 除了作物殘留有相關規定之外,近年美國、拉丁美洲和歐洲的研究指出,母乳、尿液、自來水、幼兒健康補充品、啤酒和衛生棉條等中均發現殘留。
假若這真如泛科學在編輯台上所稱,單純將玉米「誤植」為馬鈴薯,不影響片中語意的話,片中出現如此尷尬的錯誤委實令人不解。我們認為,這並不只是專家「記錯」、「口誤」,因為拍攝團隊特意拍攝賣場市售馬鈴薯、配合專家說明剪接馬鈴薯畫面,事後審片 也完全沒發現,應為專家、泛科學編輯部與合作的食藥署業務單位完全不了解2012年法國科學家Seralini這個堪稱基改相關研究中最具爭議性的課題;甚至根本沒有粗略讀過相關資料的問題。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